查看原文
其他

池氏名人:池顺良——行走在边缘的地震探索者

chiw.org 池氏网 2019-08-14

喜讯:热烈祝贺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池氏委员会(筹委会) 第一次扩大会议胜利召开

喜讯:热烈祝贺浙江瑞安池氏文化研究会正式成立

喜讯:农历10月17日,广东揭阳池家渡祭祖盛典隆重举行

池氏网约稿:收集、整理、保护、弘扬“池氏文化”,人人有责!


池氏网推荐语:

“这是一个在地震观测技术发展历史上曾经被忽略、但注定会写入历史的章节,一个长期行走在现行地震系统边缘的探索者,用三十年时间完成了一件世界顶级的应变观测仪,推动地震预测事业是他的毕生所托。”——这是在科学网上发布的一篇文章对池顺良宗亲的高度评价。



我国著名地震科学家、池顺良教授


池顺良


我国资深地震监测预报领域专家;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科学院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开放实验室客座研究员;

《地震学报》编委。


男,1940年生,河南省鹤壁市科委副主任、市七届政协主席、鹤壁市地震局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1963年毕业于同济大学;


主要从事钻孔应变仪器研制、地壳应变与应变固体潮观测、大地构造与地球动力学研究;


2002年出版专著《海陆起源》,北京:地震出版社,149p,对板块构造学说提出了质疑;


2008年出版专著《地层绝对应力测量与钻孔应变测量》,北京:地震出版社,2008,239p;



01


池顺良:行走在边缘的地震探索者


这是一个在地震观测技术发展历史上曾经被忽略、但注定会写入历史的章节,一个长期行走在现行地震系统边缘的探索者,用三十年时间完成了一件世界顶级的应变观测仪,推动地震预测事业是他的毕生所托。 


池顺良是上海人,至今乡音难改,上海话的腔调还在。他表情严肃,透出历经沧桑的坚毅。他的体格比一般南方人高大,多年摩挲仪器成就了粗大的双手,只是右手食指在一次操作机械设备时出了意外,几乎被齐根削去。

 

从北京出发一路向南,穿过深秋辽阔的华北平原,在河南省鹤壁市旧城区的一个家属院内,记者见到了这位已经退休的地震专家。他研制成功的四分量钻孔应变仪在汶川地震之前发现了前兆异常。

 

在汶川地震后的5月22日,原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主任梅世蓉获悉池顺良取得汶川大震的最新观测资料,心情激动。她致信池顺良,建议他向有关机构申请在南北地震带上加密应变前兆观测,并在华北地区迅速建网,以捕捉未来的强震,并表示将联合有关专家全力支持。

 

“如此重要而有意义的事情不能只靠你们池家人的努力。”梅世蓉在信中说。

 

从1975年算起,池顺良在钻孔应变仪上已经耗费了30多个春秋。现年68岁的他与这套地震前兆监测仪器紧密合为一体,其间既有仪器研制成功时的喜悦,也有研究遇冷时的默默追求,充满了戏剧性的跌宕,但他从未放弃过希望。

 

经历唐山地震

 

上个世纪60年代,池顺良在北京市规划管理局工作,后来妻子所在的建工部北京给排水设计院在“文革”中解散,他随妻子来到鹤壁市,在当地中学当起了数学、物理老师。

 

这个同济大学工科毕业、数理基础不错的大学生在教书育人之余却富有Think Big的宏大情怀,对宇宙学和地学很有兴趣。他写的一篇宇宙学假说的文章甚至得到了当时著名的天体物理学家戴文赛的赏识。在地震系统工作25年后,他与河南省地震局研究员骆鸣津合著的《海陆的起源》一书,又得到著名地质学家刘东生院士、任纪舜院士等的称赞。

 

1975年海城地震后,池顺良加入到地震群测群防,在这场声势浩大的群众性科学实验中,他在家里自己动手做了一个简易地震仪,市里面知道后就把他抽调到新成立的鹤壁市地震办公室工作

 

“那时候的工作就是下情上传、上情下达,大部分工作是等电话、看报纸和喝茶。”池顺良还记得那段单调的地震预报生涯的开始。

 

不过很快他开始忙了起来,虽然鹤壁是个小地方,但在市科技局的图书室内他却找到了苏联地震学家萨瓦连斯基编写的《地震学与测震学》专著,很少有人问津的情报室内甚至还有国外的杂志介绍最新的地震体应变监测仪。“如今这些反而没有了。”回想当年,池顺良有些感慨:“那时候氛围很好,有的地震专家把自己的仪器资料寄来,有的把自己的杂志送给你,无论你向谁求助都能得到热情的帮助。”

 

池顺良有很强的动手能力,不仅会机械加工、机械制图,还会开车床。1976年唐山大地震造成的巨大破坏激发了池顺良寻找地震预报有效方法的强烈愿望,阅读了大量地震学资料后,他认识到地震是门观测科学,预报地震必须从仪器做起。他接受了李四光对地震孕育过程最直接相关的应力应变进行观测的观点,提出“应力—应变地震仪”的研究设想。

 

弹性力学基础不错的池顺良不久就把仪器做得有点样子了,其间他曾不断地请教当时地震学家秦馨菱、现代力学专家王仁、地球物理学家许厚泽等,并得到了热情指导。1978年经过河南省地震局专家推荐,池顺良的仪器得到了当时傅承义、顾功叙和王仁等大家的认可,顺利在国家科委立项,获得了25万元的研究经费。这在当时不是一笔小数目,鹤壁市很支持,池顺良用来做实验的钻孔甚至打到了市委的院子里。

 

钻孔应变仪问世

 

池顺良很快发现,群测群防运动中涌现出许多土法研制的监测仪器很成问题,什么都做,记录到什么东西都信,甚至有些仪器埋在土里的和吊在树上的观测记录一样,依然被视为客观异常,令人哭笑不得。

 

1979年,国家地震局召开“芜湖会议”,着手整顿群测群防中出现的问题。与会代表大多是研究机构出身,池顺良也被邀参会,是为数不多的群测群防出身的代表。会上他提出,地震监测仪器必须要满足两个标准,一个要记录到地球的“脉搏”——固体潮,一个要记录到地震波。这个意见得到了主持会议的陈鑫连等地震专家的肯定,并作为下一步仪器研制的要求写入会议决定

 

1984年,池顺良的仪器几经改进,先后经过上海佘山、北京香山和河南清丰地震台站4年的测试,迎来了项目结题评审。在鹤壁市召开的这次会议规格很高,全国30个单位的55位代表出席了会议。国家科委的专家鉴定委员会里有两位中科院学部委员,11位地震仪器、地球物理、力学、形变、地质等专业的高级研究员。池顺良的工作得到了高度肯定。专家们认为:压容式钻孔应变仪在地层剪切应变量的测量技术方面,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具有世界水平。这种仪器用同一个探头就可以开展应变固体潮、应变地震波和地球自由震荡诸方面的研究,对于地球科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较广泛的应用价值。可以在地震重点监视区开展密集化观测,并可获得较为可靠的地震前兆信息。

 

如今回过头来看,这是极富有洞见的评价。2001年,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研究员邱泽华对全国装备有钻孔应变仪的41个地震前兆监测台站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认为钻孔应变仪监测预报地震有效的台站占受调查的61%,认为不确定的台站占22%,另有17%的台站(多数为新上仪器)没有表示意见。“没有台站认为这一手段无效。”

 

1984年,在池顺良看来有如一副愉悦的笑脸。鉴定会上池顺良戴着那个年代才有的黑框眼镜,王仁等专家挤在一起看他演示仪器操作,一种欢快的、洋溢着热情和兴奋的情绪,透过一张张当年的黑白老照片依然能够清晰地传递出来。

 

两年后的1986年是邢台地震20周年,在时任国家地震局局长安启元所作的《我国地震工作20年》的总结中,池顺良的压容应变仪被列为优秀地震科技成果之一,“已达国际先进水平”。

 

池顺良的仪器还引起了国外学者的注意。美国地球物理学家Agnew博士在给池顺良的信中称赞道:“您的仪器在高频端比我们PFO台上工作的任何仪器都好得多。”但是,当Agnew找到国家地震局提出想要与池合作时,一些专家认为这是“自己的宝贝”,不愿往外拿。

 

捱过艰难的日子

 

通过鉴定后,这个“自己的宝贝”也很快被人们淡忘了。上世纪70年代李四光去世后,地应力观测地震预报科学思路被冷落。与此同时,来自西方的测震台网的思路开始在中国地震界盛行,70年代后期,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兴起,90年代GPS技术快速发展,中国地震界的注意力集中到了GPS上。钻孔应变等前兆监测手段一度在国家科研计划中被边缘化。

 

到了90年代,池顺良的工作基本上得不到支持,那是一段艰难的日子,但还留下一个研究的小摊子——此前在鹤壁市政府支持下他在建委院子里建起一座红砖砌成的二层小楼做实验室。在池顺良的影响下,全家人都被动员起来,两个儿子担任实验助手,妻子负责后勤兼打下手,组成家庭作坊式的研究小组,和地震“耗上了”。

 

正在仪器改进完善研究无以为继的时候,中国科学院的一个开放实验室项目拯救了池顺良。经过多位专家推荐,1993年池顺良得到了几万元的项目经费,3年后他提交的成果“高精度的应变测量系统”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此后几年,池顺良的仪器研究工作可谓惨淡经营。在鹤壁市政府,上海、北京、杭州、泰安等地方地震局的支持下,研究组只能靠为这些地方台站安装仪器,继续进行项目的发展和改进。

 

直到2003年,远在大洋彼岸的一项科研计划意外地让池顺良的钻孔应变仪起死回生。这一年,美国“地球透镜计划”决定布设200台澳大利亚生产的“分量钻孔应变仪”,作为地震仪、GPS之外第三种对地观测的主要观测仪器。在日、美等国,测震和GPS观测网早已布设,应变网的布设则刚开始。一向紧跟西方科研思路的中国地震界立刻重新认识到这一手段的重要。在“十五”期间,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工程采用了池顺良的40台仪器,数据采集器由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提供,建起了一个稀疏的钻孔应变观测网络。为此池顺良和小儿子池毅两人开着塞满设备的工具车跑遍了大半个中国,行程十几万公里。

 

此时钻孔应变仪从“先进”变为“后进”,浪费了20年的宝贵时间。不过历经改进,在邱泽华研究员看来,池顺良的仪器“仍然是世界领先的”,其性能超过了美国采用的“分量钻孔应变仪”。美国在“板块边界监测”计划中采用的三分量钻孔应变仪,其三路径向位移传感器分别布置在探头上、中、下部位,而池顺良的YRY-4型四分量钻孔应变仪有四路径向测微传感器,而且同平面布置在探头中平面。因此美国人的仪器长达2.2米,重达45公斤,而池的仪器只有45厘米长,重量仅有8公斤,实现了许多人眼中不可思议的小型化。

 

不仅如此,在池顺良的设计中,四路传感器在几何和力学上等价,这种四分量结构可以对四路测量数据是否真实反映地层应变进行自检。同时,他的仪器观测频带宽度达到5000Hz-DC,而美国人的仪器仅有20Hz-DC。

 

在决定仪器观测成败的最关键的安装环节,探头与钻孔的无缝耦合至关重要。在这一问题上,经过长期摸索,池顺良放弃了传统做法,转而使用非膨胀水泥耦合的方式,解决了这一难题。因而,美国人的仪器安装后需要长达3年时间才能稳定下来,而池的仪器仅仅数天即可达到稳定观测的要求。

 

遭遇汶川强震

 

随着时间的推移,“十五”期间布的40台仪器开始在日趋活跃的地震活动中迅速得到检验。其中就有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强震。

 

姑咱台的钻孔应变观测仪器在2006年10月28日安装完毕,数天后仪器即实现了稳定观测。2007年4月中旬,仪器出现应变异常,此后持续不断,10月曾短暂消失了几天。2008年2月姑咱台附近先后发生两次4级以上地震,3月又经历了2~3级地震多次,观测到异常特别频繁、越来越大,并一直持续到汶川8级地震发生,异常持续时间长达1年零1个月。

 

2007年10月,池顺良从已经安装的部分钻孔应变仪观测的数据得出判断:“中国大陆地块从今年上半年开始新的活动”,“活动区域仍以南-北带及其延伸地区为主。”他向有关部门提交的报告中的震情发展预测一节中指出:“姑咱、德令哈、小庙三个台,仪器的应变数据已记录到异常变化,应进一步重点加强这几个地区的监视工作。这三个地区只有单台分量应变仪,监视力量单薄,要在这三个台附近选择合适点位,尽快安装第二、第三套仪器,形成‘网络’或‘台阵’,强化监视能力。”但建议未获实施。时至今日这三个地域都发生了6级以上地震。

 

2008年3月16日,池顺良等驱车赶抵姑咱现场落实异常,确认仪器工作正常,但当时仅凭一台仪器的观测资料无法判断地震活动中心。随后,他立即赶至成都,与四川省地震部门商议尽快安装第二套仪器并选择安装点位。但最终打钻的费用无法落实,此事遂搁置。

 

“汶川地震前在姑咱台记录到应变异常,这个观测本身是不错的,应变观测还是可以期待的一种手段。”梅世蓉对池顺良的应变前兆观测十分赞赏,“我非常支持池顺良的钻孔应变观测,这个仪器的物理基础非常清楚,观测技术也过得了关,但仅有全国40个应变观测台肯定是远远不够的。”

 

早在梅世蓉担任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负责人的时候,她就了解池顺良的工作,“那时候我不掌握人、财、物,只能替他去科技司喊,既然他的仪器不错,给他支持吧!”陆续地,池顺良也获得了一些支持,“但力度很不够”。此次观测到震前异常的姑咱台在40台仪器中距离汶川震中有150公里,剩下的基本都在四五百公里以外。梅世蓉强调,应变前兆观测必须在区域上有一定的密度,每一个点要有一定的精度,而且要集中处理,得有网,如此才能判断哪个地方的能量在积累。要不然台之间距离远了,地下情况不一样,不好对比。

 

有意义的前兆观测

 

位于南京市南郊的江宁应变观测台在2006年12月23日安装完成。池顺良对这个台站很满意,仪器安装后一直运行稳定,环境干扰很小。

 

这里还是一个地震活动相对平静的地区。然而,汶川8级地震后,全国应力场调整,江宁台也有所反映。6月14日,江宁台观测到应力转折现象,这在仪器安装后的1年半中从未发生过。6月23日,此前从未联系过江苏地震部门的池顺良发出短信,将江宁台的应变异常通知对方以提请注意。7月6日18时43分,在江宁台北东约50公里处的句容发生3.6级地震,南京有感。

 

池顺良感到“幸运”。在地震不多发的地区竟然用布置没多久的仪器“捕捉”到了一个地震,对观测者来说这样的说法并不为过。

 

但幸运的并不止这一次。6月18日经历石棉4.2级地震后,位于南北地震带南端的攀枝花和西昌并不平静。8月初,位于西昌附近的小庙台、金河台的应变异常仍在发展,应变转折一个接一个。


当地地震部门根据应变观测异常以及其他仪器的同步异常,预测8月中旬至9月初西昌东南将发生6.0~6.4级地震,并填报了地震预报卡。8月30日,会理发生6.1级地震。

 

让池顺良感到欣慰的是,在西昌附近的小庙台、金河台、仁和台相互间平均距离约100公里,形成了一个三角形的小台阵。会理6.1级地震的成功预测显然与西昌附近较高的仪器密度有关。但同时姑咱台留下的遗憾又让他忧虑重重。毕竟全国只有西昌才有一个三台仪器密集布设形成的应变观测台阵。“下一次的地震活动能否再次有所察觉,就很难说了”。

 

宁夏海原。2007年9月14日,池顺良在距离1920年海原8.5级特大地震震中不超过10公里的地方安装了一台四分量钻孔应变仪。2008年9月21日,应变曲线一改一年多来平滑的趋势,突然发生转折,池顺良10月1日给宁夏地震监测部门发去短信提请注意。10月3日,海原台东南88公里的固原发生3.8级和3.1级地震。

 

经过多次检验后,池顺良对应变转折的前兆意义有了一定认识。所谓“应变转折”,实际上就是仪器所在地块受到相邻地块活动、挤压的附加应力作用所致。应变转折和岩层受力之间有直接联系。

 

会理地震由于缺乏观测临震信息的有效手段,地震预报还是未能正式发布。池顺良因此认识到,寻找有效的临震信息和观测仪器已刻不容缓。在把仪器采样率从1次/分钟提高至1万次/秒之后,他又在马不停蹄地改进自己的仪器,拓宽观测频带,希望能够观测到对临震判定极为宝贵的地声信息和极微震。

 

建设应变观测网迫在眉睫

 

盼望了20多年,池顺良的仪器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为此他感到欣慰,“还算幸运,总算做成了一件事”。

 

在池顺良长年不计得失的努力中蕴含着一种别样的气质——那个时代过来的人身上透出来的使命感。研究钻孔应变仪并不是他的职业,但却包含了他对于实现地震预测预报突破的勇敢追求。

 

他依然记得当年周总理在邢台地震现场留下的一句话:“希望在你们这一代能解决地震预报问题。”在池顺良看来,这不是周总理个人对科学家提出的要求,他代表了民族和国家——中华民族要在这块土地上生存就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

 

“地震对中国人民造成的伤害实在太大了。近百年来我国发生死亡人数3000人以上的强地震13次,平均7年一次。”池顺良的紧迫感在汶川地震之后更加强烈。他认为,随着中国大陆地震活动进入新活跃期,加速建设全国应变观测网已经迫在眉睫。建设密集的应变观测网络并结合其他手段,我国地震预报的成功率将会向前迈进一大步。

 

在汶川地震后写成的一篇文章中,池顺良描绘了他的理想:全国需要布设数千个应变测站。有了高密度的应变观测网,地震预报急切需要的“天气图”——全国应力、应变变化图就可绘出。


这将是世界上第一个密集应变台网,我们也希望它能在地球科学的基本问题,即地震与地壳运动的成因及地壳运动力源探索上取得进展。

 

“或许这是中国人解决地震预测这一世界科学难题的机会。”他憧憬着。

 

然而,在接到梅世蓉的来信后,池顺良谋求在震区加密布设钻孔应变仪进行观测至今已经过去半年多了,仍然没有丝毫进展。他观测到的青藏高原向东加载的应力并未因汶川强地震的发生而卸载,只有地震人才有的敏锐让他陷入焦虑。 


记者:李晓明  来自科学网


02



池顺良:“地震不能预测论”既错误又有害


汶川大地震在没有预报的情况下发生,6万多人丧生。国家领导人震后两小时急赴震区组织救灾,十数万军人和志愿者急速前往灾区抢救生命。唐山大地震悲壮的惨剧再次在华夏大地发生,“地震究竟能否预测”再次引起公众和科技界关注和讨论。 


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

 


地震仪记录地震波行

 


多功能数字地震仪 


“地震不能预测论”既错误又有害


从20世纪60年代起,随着地球科学及精密仪器技术的发展,中、日、美等国开始地震预报探索。


1966年邢台地震后,我国组织攻关研究地震预测。1975年,海城地震成功预报,引起国际上很大反响。以致中美建交之初,地震预报被美方列为可以从中方得到裨益的少数科学领域之一。


上世纪90年代,美国帕克菲尔德地震预报试验场在预测时间里没有发生预期的地震,而在洛杉矶北岭发生了没有预测的强震。日本阪神、土耳其北安纳托利亚试验场相继发生没有预测的强震。中国地震科学家在成功预报海城地震之后才一年多,一次没有预报的招致数十万人伤亡的强震在唐山发生。


人们开始怀疑地震究竟能不能预报。一些知名科学家甚至讥笑从事地震预报的人“不是傻子、疯子就是骗子!”


1996年,盖勒等几位科学家在《自然》和《科学》杂志上联合撰文,断言地震根本不能预报。盖勒认为,“处于自组织临界状态的大地,任何一次小地震都有可能灾变为一次大地震”。而“小地震发展成为大地震将决定于不仅是其断层附近,而且是整个震源体空间物理状态的无数细结构”。因为人们根本无法掌握深部无数细结构的临界状态,因之地震根本不能预报!


 盖勒的说法并不正确,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的研究员周硕愚和吴云研的研究,证实了“地壳动力学的常态是‘SO’(自组织),而非‘SOC’(自组织临界),地震的孕育和发生仅是偏离动平衡稳定态的局部暂时过程”。


盖勒以断裂扩展的不稳定性为由,否定地震准确预报的可能。其实稳定与不稳定、确定与不确定、必然性与偶然性,在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中都是普遍存在的。气象学中所谓的“蝴蝶效应”说的就是大气运动的不稳定性。但不恰当地夸大这一效应,气象预报也就不可能了。“蝴蝶效应”并没有阻止气象科学的发展。气象预报也没有靠穷尽细节来提高预报成功率,更多的是靠寻找和发现各子系统的联系和相互影响来把握天气系统的演变。


从有地震记录以来,全世界曾发生4次死亡人口超过20万的灾难性地震,中国就占了3次。1966年,周总理在邢台地震现场指出:“地震是能够预报的……必须加强预测研究,做到准确及时。”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也认为地震是可以预报的,他在接受地震预报任务后,提出“测量地应力变化……是观测预报的关键”,亲自组建了第一个地应力观测站开展试验研究。中国的一代地震工作者就是在地震灾难的刺激和周总理的鼓励下,取得了初步成绩。


中国地震科技工作者为实现准确预测破坏性地震的科学目标,有成功、有失败,经过40年奋斗,取得了不少进展,这一基本事实不应被无端抹杀。


曾在营口地震台工作十余年,后又担任中国地震局副局长的岳明生,在《地震预测研究发展战略几点思考》一文中谈道:“40年来,我国成功地预报了海城7.3级地震,挽救了10万人生命。对20多次6级以上地震作出成功或一定程度的、有减灾实效的地震预报。”


50多年来,在时起时伏的“地震可不可以预测”的争论声中,各国政府和地震科学家制定并实施地震预测研究计划,建立地震预测实验场的行动从来没有中断。每一次成功的预报都是地震工作者大量观测、分析和综合工作及同政府决策部门共同工作的成果。


“地震不可预测”这种错误观点若为公众和从事地震预报事业的人们接受,地震预报的突破将遥遥无期,实际上是有害而无益的,是倒退而不是进步。目前地震预报的成功率还很低,大约只有10%~20%。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能够将成功率进一步提高,预测的准确度又能逐步达到社会和公众能够大体满意和接受的程度。


就像气象预报也曾经历过“看云彩,养鳝鱼,测气温、气压”发展到用气象卫星预测天气的发展历程,地震预测也必须发展、建立起能把握住地震的孕育、发展、发生全过程的观测技术系统,逐步搞清地震的成因及力源,人类一定能进入地震预报的自由王国。


测震、前兆观测系统的完善是打开地震预测科学城堡大门的钥匙


要实现科学的地震预报,一是必须建立起能把握地震孕育、发展、发生全过程的观测技术系统;二是要逐步搞清地震的成因和机制。观测与理论两者缺一不可,观测系统的建设必须先行。


我国第一个测震台网是在邢台地震发生后架设起来的“北京八条线”,即北京遥测地震台网前身。到“十五”期间,大陆地区测震网已经形成,测震定位、速报等基本功能均得到大幅提升。


现在的地震学方法,从地震波记录中除了可确定震级、震中位置外,还可以提取断层破裂、地层应力降、环境剪应力等诸多参数。用中科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尹祥础提出的加卸载响应比方法,甚至可以判断地层是否已进入大破裂前的临界状态。但地震学方法只记录不连续事件,对了解地震的孕育、发展、发生全过程仍嫌不足。


在测震方法之外寻找有效的前兆观测手段成为突破地震预报的关键。


地震学方法只记录不连续事件即各个地震,前兆方法则要记录观测量的连续变化过程。邢台、海城、唐山地震后,众多科技人员参与前兆观测方法探索,30年间,各种前兆方法都实现了从模拟向数字、人工向自动和遥测的转变。但仍存在一系列技术问题未很好解决,比如雷击、停电、仪器故障等,造成前兆数据中断,以致许多分析预报人员对多数前兆方法提供的观测资料的评价是“不可靠”。因为不连续数据的价值会大打折,前兆观测仪器必须解决不间断连续工作、数据天然检验、同场地多台仪器记录一致、数据自检等关键技术问题才能给地震分析预报人员提供有价值的观测数据。


这里就作者亲历的钻孔应力、应变前兆观测技术的研发作一介绍。


当时负责地震预报工作的李四光主张直接观测地应力变化预测地震。李四光认为,既然地震是地应力变化造成的,我们就必须“对地应力进行观测,找出地应力有关的性质、特点以及作用方式和变化规律……看出这种变化与地震之间的内在联系……才有可能对地震发生的地点、时间、频度和强度作出科学的判断”。李四光同技术人员讨论钻孔应力、应变测量仪器总体技术方案,采用何种传感技术,探头安装等技术细节,并在广东新丰江和邢台尧山建立了第一批地应力观测站,开展以地震预报为目标的钻孔应力应变连续观测。李四光的地应力观测地震预报科学思路是正确的、超前的,这可从30多年后美国庞大的“板块边界观测计划”(PBO)中大量采用钻孔应力应变观测技术证明。但有了正确、超前的科学思想,还要有相应性能的观测仪器,科学思想才能付诸实施。在李四光生前,地应力观测仪器的灵敏度、稳定性、通频带、抗干扰能力、动态范围等诸方面性能都远不能满足要求。仪器记录不到被称为“地球脉搏”的固体潮。国家地震局当时大力组织了对钻孔应力应变测量仪器的技术攻关。到1985年,有四种钻孔应变仪通过国家鉴定。这些独立研发的仪器都已能清晰地记录到应变固体潮。初步有了观测地层应力、应变变化的能力。


1975年我进入鹤壁市地震局工作,设计出与美国教授Sacks发明的单分量的“体积式钻孔应变仪”不同原理的多分量的“压容式钻孔应变仪”,并做出了原始试验样机。在河南省地震局推荐下,得到傅承义、秦馨菱、王仁等老一辈科学家支持,压容应力—应变地震仪列入国家科委(78-002)和国家地震局(82-220)重点研究项目。我就这样参与了我国钻孔应力应变仪器的研发、改进工作。压容多分量钻孔应变仪在1984年通过国家鉴定,之后扩大试验并不断改进。国家地震局工作简报曾报道:“压容式钻孔应变仪可以探测地球‘脉搏’,是一种研究应变固体潮、地壳结构、地震理论和地震预报的重要观测仪器。这种仪器可望在地震重点监视区开展密集化观测,有助于获得较为可靠的地震前兆信息。”


我们自己开发研制的国产仪器性能能否满足地震预报研究的高要求呢?现任PBO项目常设委员Agnew看到我们的记录资料后,在1983年5月给我的信中表示,“您的仪器的高频性能比我们台站上任一台仪器的性能都要好得多。”Sacks访华期间,在地壳应力研究所趴在地毯上仔细观看我们仪器模拟记录的情景,我至今还有印象。


仪器通过了国家鉴定,却没有在全国布网,李四光的去世应该是重要因素。


2003年美国庞大的PBO计划中广泛采用钻孔应变仪的消息传到中国,中国地震局于2004年底决定将压容分量钻孔应变仪列入“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前兆分项,在全国布设40套YRY型压容分量钻孔应变仪。美国PBO计划中布设的分量钻孔应变仪是澳大利亚Gladwin制造的,美国人自己还生产不了,因为“在世界范围内,只有2~3个研究小组能提供符合大地测量标准的、满足PBO科学研究需要的应变仪”(PBO计划建议书)。而我们中国人自己能够生产分量钻孔应变仪!


下表是美国PBO项目使用的GTSM三分量钻孔应变仪与我国的YRY-4型四分量钻孔应变仪的比较。

在各方面支持下,从2006年4月到2007年底,40套仪器布置在东到上海,西到玉树、格尔木,北到丰满、敦化,南到攀枝花、腾冲的广大国土上。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采用了先进的网络技术,可以随时读取需要的观测数据。这些台站大部分都能记录到清晰的应变固体潮,小部分台站因为选点时未避开抽水机井,固体潮被抽水干扰掩盖。此外,由于数据采集设备的限制,“十五”布设的40套仪器,采样速率只有1分钟1次,限制了仪器高频优势的发挥,这一问题将在今后得到解决。


应变固体潮是日、月天体引力变化引起地球有规律的形变所致。是地球科学中唯一可以预先计算出以后变化的现象,可形象地比喻为地球的“脉搏”或“心电图”。地球科学家通过固体潮现象可以了解地球结构的多方面信息。仪器能记录到清晰的应变固体潮,表明仪器传感探头与岩石地层已连成一体,同时表明安装仪器的岩层与深部地层也有良好连接。记录数据能反映地层真实应变变化。


一定数量的高性能观测仪器布设下去后,从取得的近一年观测数据中,我们发现在地震活动平静地区,记录的固体潮非常清晰、光滑,潮汐因子相对精度能达到0.001的高精度。但在地震相对活动地区,固体潮上就不时会出现一些台阶、脉冲或固体潮图形畸变。在极少数台站上,这种现象还比较严重。在40个台中最接近汶川的姑咱台上,2007年2月前的固体潮记录很光滑,4月中旬后固体潮记录上不断出现“压性脉冲”。YRY型仪器有4个分量,比观测对象平面应变3分量多一路数据,因而具有数据自检功能。如果应变数据满足自检方程,就可确定仪器探头记录的是地层的真实应变变化。姑咱台的数据满足自检条件的相关系数高达0.996。其他记录到台阶、脉冲或固体潮图形畸变的台站,自检相关系数也都在0.99以上。


由此我们对中国大陆地震活动的整体情况就有了一些根据实际观测数据得出的认识,写在了2007年7月20日呈送给中国地震局的《分量钻孔应变仪项目实施情况报告》中:


1.支持中国大陆地块从2007年上半年开始了新的活动的判断,活动区域以南—北带及其延伸地区为主。


2. 指出了3个需要特别注意并加强监视的地点。其中第一个就在距汶川最近的姑咱台附近,第二个在南—北带的中偏南段。


3.指出了一大批没有异常的地点,如佘山、营口、临沂、襄樊、格尔木、江宁、双阳、门源等台处于应变平稳变化阶段,因而是无强震危险的地区。


我们按照李四光地应力监测地震预报思路,还只迈出了第一步就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根据初步的观测数据,分出了稳定地区和有异常的地点,这正是对抗破坏性地震突然袭击最需要的警号。


2007年底,我们完成了网络项目40套仪器的安装任务。2008年2月27日,在离姑咱台仅26公里远的康定发生4.7级地震,姑咱台的情况更不让人放心了。在向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处汇报后,于2008年3月16日我们带了测试设备专程前往姑咱台检查仪器,结论是仪器工作正常。又返回成都与四川局同志商讨安装第二套仪器的方案,但为时已晚!


“十五”数字地震网络工程的40套分量钻孔应变仪对于中国广大的国土面积,数量实在是太少了。如果在唐山地震之后30年的地震平静期中,我们能够早于美国的PBO计划,在国内布下400套仪器,我们就会有包围汶川到北川的多套仪器记录到预警信号。多台仪器的数据将会帮助分析预报人员肯定异常、圈出震源体范围,预估未来地震的震级,实施长、中、短、临渐进式预报,逐步逼近震源……最终也许我们能够像预报海城地震一样,拯救数万生命。但现在,这一切只能留给以后了。


与此同时,我们还发现了各台站观测到的固体潮潮汐因子(观测振幅和理论振幅之比)与理论值偏差很大,观测结果与理论间的巨大偏差说明理论认识存在重大缺陷。原因在于,现有固体潮理论没有考虑实际地层中存在断层!而断层和地震间又有密切的关系。


观测数据表明,各台站对不同方向固体潮的响应并非如以前认为的是各向同性的。大部分台站的潮汐方向响应在地平面上呈“8”字形,但有的腰粗有的腰细。普遍的规律是“8”字形的长轴都和台站附近主要断层走向平行。原因是断层阻隔了潮汐应变的传递路径,造成了潮汐响应的各向异性。此项发现已发表在2007年底的《地球物理学进展》上。这项发现对地震预报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按照地质学家的说法,中国大陆是由若干“活动地块”拼接成的。大地震则与“活动地块”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极大。但现在我们却缺乏监测各活动地块相互作用的观测手段。GPS可以发现大范围的地面运动,其灵敏度却不足以发现各地块间的相对运动。地块间的相对运动位移量虽小,却会明显改变地块间断层的接触状态,使平静期稳定不变的潮汐响应方位玫瑰图出现明显变化。实际观测数据表明,在汶川地震前,南京江宁台的玫瑰图十分稳定,青海玉树台和格尔木台的玫瑰图就不稳定。


地震学是门观测科学,只要观测手段向前发展了,就一定会有所发现,有所前进的。


地震科学先是依靠测震仪记录不连续的地震事件来认识地球、地壳运动和地震本身;之后,引入GPS观测技术;很快发现在测震和GPS观测手段间仍存在频率盲区,又引入钻孔应变观测;现在,国际上的共同认识是:依靠测震、GPS和钻孔应变三种观测技术的协同,地球科学家终于能够在数十赫兹至数十年的全频段观测地球、地壳运动和地震了。


钻孔应变观测不仅可以填补测震和GPS间的频率盲区,它优越的高频性能,还可将三种方法总共数十赫兹的观测频宽提高两个数量级!(《深井宽频钻孔应变地震仪与高频地震学——地震预测观测技术的发展方向,实现地震预报的希望》,《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年4期)


为了研究地震的孕育和地壳运动,GPS观测的地面位移向量数据必须换算为地面应变。钻孔应变则直接观测地层的应变张量,其灵敏度比GPS要高2~3个数量级。钻孔应变观测量的张量性质,使得单点观测就能感应到附近断层的存在。还有更多的信息正等待我们挖掘。


上面介绍了作者熟悉的钻孔应变观测技术在我国的最新发展。随着GPS大地测量技术、电磁卫星等新观测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测震技术一起,地震预报的成功率一定会不断地提高,逐步满足社会和公众对破坏性强烈地震作出准确预报的要求。


一定要突破临震预报关


当年海城和唐山都在圈出的地震中期危险区,两地都成立了相应的地震机构,组织了测报队伍。海城发布了临震预报,唐山没有发布临震预报,后果截然不同。必须下决心突破临震预报关。


地震预报说到底是个信息预测问题。正确的预测需要足够数量与质量的信息输入。


经典惯性摆地震仪现在是地震预报人员最重要的观测工具,提供了地震预报所需信息的大部分。但是这种仪器又很不完善。在很多次地震前,许多人听到了从地下传来的隆隆地声,但地震仪上却什么反应也没有;一些大地震前,因为地面缓慢晃动大群人感到头晕,地震仪仍然什么也没有记录到。这种灵敏的科学仪器因为工作频宽限制,不能检测高频的地声和极缓慢的地面运动。


必须发展比现有地震仪灵敏度更高、频带更宽的新型仪器,以便接收“地声”之类重要的临震信息。


震前地声是重要的临震前兆,是大自然向人类面临重大灾难前发出的最后警号。在发生强烈破坏性地震时,震中区的地下会有多种惊心动魄的地声出现,对此我国丰富的历史文献中有大量记载。1830年6月12日河北磁县发生7.5级大震,震前人们听到地声如“雷吼”,若“千军涌溃,万马奔腾”,于是“争先恐后,扶老携幼,走避空旷之区”,紧接着发生了“屋宇倾颓,砖瓦雨下”的地震灾害。1855年12月11日辽宁金县发生5~6级地震,当地人民“未震之时,先闻声如雷”,于是“早已预防”,从住房里躲避出来,所以“未经压毙多人,只伤男妇子女共七名”,大大减轻了伤亡和损失。


近代许多破坏性地震前的地声更有详细的记载。大量调查资料表明,就是被认为“大震前一个前震也没有记录到”的唐山7.8级地震前,震前的地声也是明显而强烈的。据调查,距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震中100公里范围内,在临震前没入睡的居民中,有95%的人听到了震前的地声。震前地声最早出现在7月27日23时左右,这些早期听到的地声比较低沉。如在河北遵化县、卢龙县,很多人在27日晚23时听到远处传来连绵不断的“隆隆”声,声色沉闷,忽高忽低,延续了一个多小时。


1970~1976年间我国发生7级以上破坏性地震7次,全部有震前地声前兆。千万不能漠视大自然给我们发出的最后警告!


地震预测被公认为是世界科学难题。其实,与地震预测类似的材料破裂的预测在工程界已得到较好解决。利用高频声发射技术,对飞机机翼大梁、大型化工压力容器、核反应堆压力包壳等重要构件裂纹扩展的检测与结构破坏的预测工作已是工程的常规操作。与此类似,将宽频钻孔应变仪布设在潜在震源四周,既监测缓慢的地壳形变活动,又检测震源区的高频极微震活动,必定会给地震预测分析研究人员提供更丰富的信息。根据材料破裂理论及声发射技术检测材料破裂的实践,唐山地震前地震仪器没有记录到前震,并不等于没有极微弱的、振动频率在目前地震仪器观测频带之外的地层微破裂、高频极微震发生。如果有灵敏度更高、观测频带更宽的仪器,很可能在唐山大地震发生前会记录到震前高频极微震或地声信息而作出某种程度的预警,唐山的灾难就会像海城那样得以避免。


我国地震预报总结出“长、中、短、临渐进式”的预报思路。在确定了中、短期地震危险区后,进一步跟踪震情发展,加密布设埋设在井下基岩中的可以监测地层微破裂高频信号的宽频仪器,会比人耳和动物更早监测到大量高频极微震和地声。对这些来自地下宝贵信息的科学分析,定能帮助震区摆脱噩运。


结束语


“自主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支撑国家崛起的筋骨。没有自主创新,我们就难以在国际上争取平等地位,就难以获得应有的国家尊严,甚至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新中国成立,中华民族走上了复兴之路。西方的封锁、禁运没有阻档住她的精英攻下两弹一星难题。如今,国家、社会和公众将地震预报难题郑重交给了科技人员。这是社会发展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也是世界科学未解决的难题。面对艰巨的任务,我们一方面要认真学习,更要有独立思考、拼搏进取的精神。让我们拿起李四光开创的地应力、地应变观测这把金钥匙去开启地震预测科学城堡的大门!地震预报,路在脚下。



(作者为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池氏网综合报道




欢迎继续关注并持续捐款:


池氏网第一阶段募捐邀请函



池氏网公众号“池氏名人”文章列表


  1. 文化:感天动地,闽台两地万民景仰的“池王爷”

  2. 池氏名人: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记池必卿同志光辉的一生

  3. 池氏名人:药理学专家池志强院士

  4. 池氏名人:温总理恩师池际尚先生

  5. 池氏名人:池永龙—骨科躬耕者 微创脊柱外科“启明星”

  6. 池氏名人:明·厦门池浴德父子三人名耀青史

  7. 池氏名人:老红军池道生

  8. 池氏名人:抗日名将池峰城

  9. 池氏名人:跨越时空的深情眷恋——追忆华裔美籍核物理学家池钟瀛先生

  10. 池氏名人:侦破日本偷袭珍珠港密电的幕后英雄池步洲

  11. 池氏名人:当代作家池莉

  12. 池氏名人:得道成仙的“池王爷”

  13. 池氏名人:池梦鲤状元公

  14. 池氏名人:广东水师衙门布政使司池光爱

  15. 池氏名人:知名华侨名人——池传楹

  16. 池氏名人:池贞铨——尘封百年的中国矿业奠基人

  17. 池氏人才:全国劳动模范——池昭就

  18. 池氏人才:大国工匠——池新连,在航天火药上雕刻,生命系于毫厘之间

  19. 池氏名人:享誉欧洲的“中国之莺”——池元元

  20. 池氏名人:池元莲——“双语作家 文化先锋”

  21. 池氏名人:民国瑞安池志澂——“东南第一笔”、治家严谨、精通中医、 乡人称颂!

  22. 池氏名人:池孟彬——台湾海军中将副总司令

  23. 池氏名人:革命烈士——解放军海军桂山号登陆舰舰长池敬樟

  24. 池氏名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漆器大师”池家骏

  25. 池氏名人:池仲祐——中国近代海军发展历史记录者

  26. 池氏名人:首届全国劳动模范——池元又

  27. 池氏名人:沉痛悼唁:池氏文化名人——池云亮先生

  28. 池氏人才 | 池永贵:科研为民的践行者

  29. 池氏名人:清朝道光进士·翰林院编修池生春

  30. 池氏名人:“抗日英雄”池步洲,一片丹心破日密(1)

  31. 池氏名人:“抗日英雄”池步洲,一片丹心破日密(2)

  32. 池氏名人:池惠珠—“扶弱救困 大爱无疆”

  33. 池氏名人:共产党19大代表池贵义——“笨班长”的“巧办法”

  34. 池氏名人:全国劳动模范、著名数学教师——池伯鼎

  35. 池氏名人:副兵团职将军——老红军池龙

  36. 池氏名人:红军路上映山红——记老红军池家春(女)

  37. 池氏名人:老红军——贵州印江池恒昌

  38. 池氏名人:池越忠——舍己救人的革命烈士

  39. 池氏名人:著名岩石学家、地质学家、中国岩石学学科主要奠基人——池际尚先生

  40. 历史悲歌:农民池仲容“揭竿起义”始末

  41. 池氏名人:新闻:沉痛悼唁福州海关原关长、池氏宗长—池贤仁先生

  42. 池氏名人:仁医大爱——“德和仙”池永坤公!

  43. 人物:中国跳水“梦之队”,10米跳台跳水卫冕世界冠军——池彬

  44. 池氏名人:抗日“孤胆英雄”——山东莱芜池玉贵烈士

  45. 池氏名人:韩国演员池珍熙

  46. 池氏名人:浙江爱乡楷模——瑞安池世勳


池氏文化名人:


池氏文化名人:浙江平阳青街池云亮先生

池氏文化名人:浙江永康《池氏族谱》主编池玉高

池氏文化名人:池元国“从少年到老年一直在寻亲”

池氏文化名人:池传錞先生

池氏文化名人:赣闽粤湘四省联谱总理,22市县池氏宗族理事会顾问池达程

池氏文化名人:赣闽粤湘四省22市县池氏宗族理事会理事长池春晖

人物:足球名将——池明华

人物:民族智慧的守望者——记河南内黄县池家年画传承人池建周

人物:池氏木雕技艺传承人——池长主

人物:文化展现大美 艺术成就商业——“顺美”池珠香

人物:第19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女子10米跳台冠军——池美兰

人物:韩国演员池昌旭

人物:韩国知名模特池妍秀




族谱文化:


  1. 池氏文化:池氏宗亲必看!什么是宗亲三修?

  2. 池氏文化:“家谱的众多名称及价值 ”&“先儒名人论家谱”

  3. 池氏文化:修谱必看——“凡例”及“谱序”的撰写

  4. 池氏文化:当代修谱面临的8大问题及解决办法

  5. 池氏文化:修谱与削谱&严格到苛刻的家谱保存族规

  6. 池氏文化:论修谱编撰人员的素质和知识储备

  7. 池氏文化:家谱常用词汇科普及像赞的撰写

  8. 谱牒文化:何谓“字辈”?如何续“字辈”?

  9. 传统文化:中国人为什么要拜祖先


池氏探源:


  1. 池氏文化:池氏源流及池氏历代名人(务必牢记)

  2. 池氏探源:池姓探源&在闽的池姓渊源初探(池传錞)

  3. 池氏探源:再谈池氏起源及其始祖(池上舆)

  4. 池氏探源:池姓源流考(池云亮)

  5. 池氏探源:四川巴中平昌池家河寻根探源

  6. 池氏文化:朝鲜半岛(朝鲜、韩国)忠州池氏源流

  7. 池氏文化:山西怀仁“池氏追远——兵武人家”



宗亲投稿

微信热线:hackchi;263656393

邮箱:hackchi@qq.com;263656393@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